南宁市2014年“十大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1、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新航站楼
“双凤还巢”雄姿展现
启用时间:9月25日
南宁机场新航站区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是**机场建设重点项目,也是自治区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近70亿元,按照建设成为广西“**窗口、**印象、**形象”的要求,新建一座18.9万平方米的航站楼,一条长3200米的平行滑行道,新增有85个停机位、32个廊桥的站坪及相关配套设施。新航站楼启用后,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将为旅客带来更便捷舒适的乘机体验,为第四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两会一节”等重大活动提供更强有力的航空服务保障。
2、南宁东站启动
南宁经济腾飞的“引擎”
启用时间:12月26日
南宁东站是一座集高铁、普速、地铁、公交、长途客运于一体的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站,总面积近27万平方米,分为三个站场,设置13台30线,总投资额约为60亿元,为南广高铁、广西沿海城际铁路与柳南城际铁路等重要铁路线的交汇点。南宁东站整体造体现了广西骑楼特色,站内实现了铁路、公交、地铁、出租车等各种交通方式的零换乘。南宁东站启用后,使得广西区内90.5对动车组运行列车通达全国13个省市和区内10个地级市,极大促进华南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快速交换,南宁东站也成为广西建设体量和旅客运输能力**的大型高铁车站。
3、南广高铁贯通
两广经济交流的“大动脉”
开通时间:12月26日
南广铁路跨桂、粤两省区,始自广西南宁的南宁东站,终点为广州南站,线路全长577.1公里,其中广西境内349.8公里,广东境内227.3公里,全线共设车站23座,为双线电气化**I级铁路,设计时速为200-250公里/小时。南广高铁的开通使得南宁至广州的运行时间由16个小时缩至3小时,带动广西融入粤港澳“大珠三角”经济圈,并形成粤桂“3小时交通经济圈”,对于完善广西综合交通体系,促进广西融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推动广西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把广西打造成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4、南宁火车东站片区基础设施建设
未来的大型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投入使用时间:12月份
南宁火车东站片区包括凤岭北路以北、环城高速公路以南、凤凰岭路以东、高坡岭路以西约2.59平方公里围合的区域。在这片区域内,南宁火车东站周边路网和基础设施在2014年底前基本完善,为南宁火车东站顺利投入运营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将把南宁火车东站片区建设成为全国**的交通导向型城市CBD奠定基础。
5、地铁1号线25座车站土方开挖完成
轨道交通建设稳步推进
开工时间:2011年12月29日
土方开挖完成时间:2014年底
南宁轨道交通1号线西起石埠,呈东、西向横穿南宁市区,全长约31.6km,共设置25个地下车站。2号线南起玉洞,呈南、北向横穿南宁市区,全长约21km,共设置18座地下车站。
2014年,轨道交通1号线的25座车站土方开挖完成,24座车站主体结构封顶。轨道交通2号线,除明秀路站(原友爱站)外,其余车站的围护结构均已完成,累计完成设计量的99%;区间盾构方面,朝—火区间左线、江—白区间左线盾构、秀—苏区间右线3段单线区间盾构始发,共完成盾构掘进299米。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试验站于2014年12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
6、外环高速建成通车
大力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开工时间:2009年6月25日
开通车时间:12月26日
南宁外环高速公路是南宁绕城高速公路城市规模**的高速公路,又称“东绕城高速”,是《**高速公路网**》广州至昆明高速公路的重要路段。
南宁外环高速公路起自南宁绕城高速公路北段安吉互通,与南宁至坛洛高速公路相接,途经峙村水库、林科所、九曲湾农场、五塘镇、长塘镇、蒲庙镇、新江镇、那马镇,止于良庆区玉洞工业园区附近,与南宁绕城高速[3] 西段相接,路线全长80公里,概算总投资50亿元人民币。
2014年12月26日,南宁外环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车,它不仅改善了区域交通状况,提高了物流效率,还加快了南宁周边地区的城镇化步伐,有利于提升南宁的城市品位和吸引力,对南宁构建面向东盟区域性国际城市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7、一批桥梁投入使用
五象大桥
开工时间:2012年
竣工时间:2014年8月30日
起于玉象路与五象大道交叉口,向北上跨南岸堤园路。跨越邕江后,在北岸上跨滨江路,止于英华路。
市区连接五象新区的第二座跨江桥梁。双塔双索面钢斜拉桥,道路全长1320 m。为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50km/h。
意义:它是连接五象片区与柳沙片区的一条便捷交通要道。将改善五象新区的交通状况,缓解南宁大桥交通压力。为下一步实施青山英华立交、平乐玉象立交,缓解市区拥堵的立交桥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
英华大桥
开工时间:2012年9月1日
通车时间:2014年12月28日
南宁英华大桥主桥桥型采用单主缆悬索桥,是南宁市邕江上**的一座悬索桥。
大桥造型灵感来源于广西浦北出土的汉代文物——羊角钮编钟。
总投资约8.9亿元,主线全长1017.763米。起于柳沙半岛英华路与半岛环线的交叉口,是连接南宁江南片区与柳沙片区的一条便捷交通要道。
南宁英华大桥建成通车后,两岸的交通将非常便利。南宁英华大桥西岸设两条匝道与亭江路相接,以方便车辆上下桥。
意义:南宁英华大桥呈东西走向。随着五象新区开发的加快,连接市区和新区的桥梁也在发生变化,建成后,将达到“一**能过江”,是柳沙片区与江南大沙田片区之间快速的过江通道。
8、一批立交桥投入使用
五象—壮锦立交
开工时间:2014年3月
通车时间:2014年8月底
位于五象大道与壮锦大道的交叉口,南宁市区往机场高速方向的必经之路。五象大道东延长线末端*“热闹”的路口。
三层菱形互通立交。五象大道下穿通道为**层,地面平交为第二层,壮锦大道主线上跨桥梁为第三层,五象大道、壮锦大道跨线桥均采用双向6车道。
按照项目实施计划,五象—壮锦立交工程分两期实施,一期主要实施壮锦大道主线上跨桥梁,二期五象大道下穿通道将与地铁4、5号线换乘站同期实施。
意义:通车后的五象—壮锦立交,将有效改善该路口的交通状况,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五象—友谊立交
开工时间:2014年3月15日
通车时间:2014年8月31日
五象—友谊立交位于五象大道与友谊路交叉处,为互通式立交桥。五象—友谊立交桥工程施工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
五象大道跨线桥长593 米,桥宽25.5 米,桥梁面积15121.5平方米;友谊路跨线桥长395米,桥宽25米,桥梁面积9875平方米。项目计划投资2.91亿元。
意义:随着五象大道西延长线和跨越邕江的罗文大桥建设,未来这一桥一路通车后,五象大道—友谊路口将分流很大一部分从江北相思湖片区至江南的车流量,五象大道友谊路口将会成为一个新的堵点。而五象—友谊立交桥的建设,将极大改善该区域的交通状况。
9、城市道路项目:完善路网 方便出行
枫林路扩建
开工:2014年初
通车:2014年8月底
枫林路南起民族大道,北至云景路,全长1757.87米。在枫林路连接民族大道一段460米的道路未打通之前,道路两侧小区居民,每天都要绕走3公里的路程,才能到达位于民族大道上的公交车站。道路打通后,从枫林路步行到民族大道,只需要5**。
仙葫大道维修
开工:2014年6月
通车:2014年8月底
长期以来,仙葫大道坑洼的路面给沿线居民带来了诸多不便。尽管经过数次修补,但“补丁上打补丁”并不能实质性解决这条道路的问题,为此,南宁市启动仙葫大道维修工程。目前,仙葫大道主线道路全线已完成整改,主车道已经具备通车条件,其中民族大道至南北高速公路桥段的拓宽工程还在进行中;仙葫大道高速公路桥至蒲庙大桥段则还有收尾工作,但不影响正常交通。
10、168条道路完成“白改黑”提升工程
随着“美丽南宁·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的深入开展,截至去年10月19日,南宁市已完成了168条道路的“白改黑”工程,市区内不少道路路面破损的问题得到改善。
如今,部分马路已成为南宁市一道美丽的风景——市民开车驶过新阳路、园湖路、明秀路等路段,一定会有这样的感受:“不仅路好走了,耳朵清净了,连视线也清晰了不少,感觉我们这个城市更美了,心情也很舒畅。”市民的这些体会,正是南宁市道路“白改黑”带来的全新效果:减噪防尘,提升城市品质。
除了已经完工的168条道路外,今年南宁的“白改黑”项目仍在持续推进,一些道路破损严重、市民反映强烈的坑洼路正在紧锣密鼓地修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