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象新区作为南宁目前*炙手可热的区域,得益于政府“重点向南,再造一个新南宁”的**。不过**再美、区位优势再明显也要通过产业的兴盛来体现。率先崛起的一批文化、体育场馆不仅印证着惊人的“五象速度”,更让该片区“文艺范”十足。而未来,五象新区还将会有大量的场馆**建设并投入使用,彰显其文化产业城地位。
到目前为止,广西**馆、广西体育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南宁博物馆、广西美术中心等一大批场馆已经建设完成或即将建设完成。面对着如此庞大的场馆群,这让人不禁要问:“五象新区,你是不是‘馆’得太宽了?
已经投入使用的广西**馆
政策主导 区域中心导向成定局
从2005年开始,政府要员就已经将这一地区划分为南宁向南发展的重要区域,根据这一思路产生了很多新的发展方案。领导指出:要把五象新区打造成为以文化体育等服务功能为支撑、以*适宜人类居住为核心价值取向的新城;要以先进文化为引领推动五象新区文化产业发展;要扎实推动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要加快推进重大标志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在政策利好的巨大推动作用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
2006-2010年属于五象新区,“举全南宁之力,实施和推进五象新区建设,使五象新区18平方公里核心区初具规模。”这一句话显示出了政府巨大的决心,也促成了如今这些场馆的建成。目前建成的包括广西体育中心,各类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和文化艺术中心都属于文体娱乐类的建设项目。这些标志性文化产业建筑的建成,也带动了周边商铺以及对应商业的发展,分散的场馆分布让商业多点开花,在区域中就形成了一种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发展与改革一直是时代的主流,五象新区将场馆建设与配套商业发展作为试行这一目标的突破口,就目前来看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也吸引了包括房地产开发商在内的多种商业大户参与进来,对带动区域整体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根据**,到2015年年底之前,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南宁市图书馆(新馆)、南宁博物馆、南宁民歌博物馆、南宁市群众艺术馆(南宁市社会艺术培训中心)、南宁市科技馆也将落户五象新区。场馆涉及种类为文化展示、文化活动、图书阅览等等。
文化场馆林立究竟利好了谁
除了广西体育中心,五象新区更多的是五花八门的各类文化场馆。在五象新区重点**建设的七大板块中,有一个“三馆三街”的版块。而这“三馆”说的就是已经开馆的广西**馆、广西美术馆以及有望在今年年底竣工的广西铜鼓博物馆。
众所周知,南宁的公共文化设施存在分布不均的问题。目前主要文化活动设施大都集中在青秀区和兴宁区。其中,民族大道沿线就集中了邓颖超纪念馆、广西图书馆、广西博物馆、广西科技馆、民族广场等一大批公共文化设施。而江南区、西乡塘区和邕宁区的群众要去就得跑远路。这样一来,五象新区如此如此数量大、规格高、门类齐全的文化配套真是羡煞别区。
因此,有网友笑称:“普通青年和文艺青年的差别就在于,当普通青年还在和朋友一起去肯德基、麦当劳吃薯条汉堡的时候,文艺青年已经在广西美术馆内饕餮艺术大餐;当普通青年还在和朋友组团去青秀山游玩的时候,文艺青年已经在广西**馆的科普体验厅里通过虚拟单车自驾游的方式遍览广西锦绣河山;当普通青年还在打开音乐播放器听周杰伦的歌时,文艺青年已经在广西体育中心体育馆感受林忆莲演唱会带来的感动和震撼……”
除了市民们能享受到这些文化场馆的福利,五象新区众多楼盘也纷纷借势热卖。“毗邻广西体育中心,出家门口就能看国际赛事”、“明星演唱会一网打尽”、“多个文化场馆在侧,满足精神享受”等宣传字眼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颇有些“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意味。无论如何,丰富的市政文化配套终归是有百益而无一害,未来五象新区的新面貌值得期待。
即将投入使用的南宁博物馆